终端层:部署智能灯具(LED 护眼灯、防爆跑道灯、应急照明灯)、人体感应传感器、光照度传感器、智能开关 / 控制器,实时采集环境与设备状态数据;
边缘层:在各区域设置本地控制网关,支持断网自主运行,实现区域内照明策略自动执行(如人流高峰增亮、深夜节能调光);
云端层:搭建机场照明管理平台,支持远程监控、数据可视化(能耗统计、故障预警)、策略自定义配置,可与机场安防、暖通系统联动。
航站楼公共区:结合人流传感器,高峰时段(如航班密集期)自动调至 100% 亮度,低峰时段(凌晨 1-5 点)降至 30%-50% 节能模式,候机区根据自然光强度自动补光;
跑道与停机坪:联动航班调度系统,航班起降前 30 分钟自动开启高亮度防爆灯,航班离港后 15 分钟关闭,夜间无航班时保持基础照明;
应急通道:采用常亮 + 应急双模式,断电时自动切换备用电源,确保亮度达标,同时通过平台实时监测应急灯完好率。
能耗监测:按区域、时段统计照明耗电量,生成可视化报表,支持对比分析节能效果(目标实现整体能耗降低 40% 以上);
故障预警:灯具出现电流异常、亮度衰减时,平台自动推送预警信息至运维人员,定位故障位置,减少人工巡检成本;
生命周期管理:记录灯具使用时长、维护记录,智能提醒更换周期,延长设备使用寿命。
旅客体验优化:航站楼走廊采用渐亮渐暗模式,避免强光刺眼;候机区设置暖光氛围灯,提升舒适度;
多系统联动:与机场安防系统联动,夜间监控区域照明亮度自动提升,保障监控画质;与消防系统联动,火灾时自动开启逃生通道照明指引。
需求调研与方案细化(1-2 个月):实地勘察机场各区域,明确照明标准、联动需求,调整方案细节;
设备采购与安装(3-4 个月):采购符合机场标准的智能灯具、传感器、网关,分区域施工安装,避免影响机场正常运营;
系统调试与培训(1 个月):搭建云端平台,调试设备联动功能,对机场运维人员进行操作培训;
试运行与优化(1 个月):试运行期间收集数据,优化照明策略,解决潜在问题,最终正式交付。
经济收益:降低照明能耗与运维成本,预计 3-5 年收回投资成本;
安全保障:确保跑道、应急通道等关键区域照明可靠,减少安全隐患;
体验提升:通过人性化照明设计,提升旅客与工作人员舒适度;
绿色环保:减少能源消耗与碳排放,符合机场绿色运营发展趋势。
关于这篇文章机场智能照明系统解决方案小编就和大家分享到这了,如果想要了解更多相关的知识,欢迎继续访问本站更相关资讯。
如果喜欢此文章,请复制http://shbdai.com/industry/1285.html发送给你的朋友。
文章关键词:百度地图sitemap
RSS.xml
智能照明系统
智能照明模块
可控硅调光
隧道调光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