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新闻中心

地铁站智能照明系统用到哪些智能照明模块?

2025-10-17 07:58:03     26
今天小编主要跟大家一起分享下地铁站智能照明系统用到哪些智能照明模块?此文章,希望能给大家一些帮助。

      地铁站智能照明系统用到哪些智能照明模块?

    

 地铁站智能照明系统的核心智能模块围绕 “感知 - 控制 - 通信 - 管理” 全流程设计,主要包括以下 6 类关键模块,各模块功能与应用场景明确分工、协同工作:

1. 智能感知模块:环境与人体的 “感知神经”

  • 功能:实时采集地铁站内光照、人流、人体活动等数据,为照明调节提供触发依据,避免 “无人亮灯” 或 “光照不足” 问题。

  • 核心类型

    • 光照度传感器:监测自然光照强度(如站厅天窗采光),自动匹配照明亮度(如白天调暗、阴天调亮)。

    • 人体感应传感器(红外 / 微波雷达):用于通道、卫生间、设备房等区域,实现 “人来灯亮、人走灯灭 / 降亮”。

    • 人流统计传感器:部署在站厅、站台,根据人流量动态调节照明功率(如早晚高峰满功率、平峰期降功率)。

2. 智能控制模块:照明调节的 “执行大脑”

  • 功能:接收感知模块数据,按预设逻辑或远程指令控制灯具开关、亮度、色温,是系统的 “决策执行核心”。

  • 核心类型

    • 智能调光模块(DALI/0-10V):支持连续调光(如 0%-100% 功率调节),适配 LED 灯具,用于站厅、站台等需要柔性亮度的区域。

    • 智能开关模块:实现灯具分组 / 单路通断控制,用于出入口、设备房等只需 “开 / 关” 的场景。

    • 场景控制模块:预存 “运营模式”(如早高峰、夜间巡检、应急疏散),一键切换对应照明方案(如应急模式下高亮指引逃生通道)。

3. 通信传输模块:数据交互的 “连接血管”

  • 功能:实现感知模块、控制模块、管理平台之间的双向数据传输,确保指令下达与状态反馈实时同步。

  • 核心类型

    • 总线通信模块(RS485/DALI):用于短距离、高稳定性的设备互联(如同一站台内的传感器与控制器连接),抗干扰能力强,适配地铁站复杂电磁环境。

    • 无线通信模块(LoRa/Wi-Fi):用于不便布线的区域(如地下通道、高架站台),降低施工成本,支持远距离数据传输(LoRa 传输距离可达 1-3 公里)。

    • 网关模块:对接不同通信协议(如总线转无线、局部网转互联网),实现 “感知层 - 控制层 - 管理层” 的协议兼容与数据统一。

4. 中央管理模块:系统运维的 “总控中心”

  • 功能:集中监控、管理全地铁站照明设备,实现远程运维、数据统计与故障预警,替代传统 “人工巡检” 模式。

  • 核心构成

    • 管理软件平台(部署于地铁站控制室):可视化展示各区域灯具状态(亮 / 灭、亮度、功率),支持远程开关 / 调光、定时任务设置(如凌晨 2 点自动关闭非必要照明)。

    • 数据存储与分析模块:记录能耗数据(日 / 月 / 年用电量)、故障记录(如灯具损坏、传感器离线),生成报表(如节能率统计),辅助运营方优化方案。

5. 应急保障模块:安全照明的 “备用防线”

  • 功能:确保地铁站突发断电、火灾等紧急情况时,应急照明(如疏散指示牌、应急顶灯)可靠启动,符合消防安全规范。

  • 核心类型

    • 应急照明控制模块:与地铁站应急电源(EPS)联动,断电后自动切换至应急照明模式,保持疏散通道高亮(通常≥50lux)。

    • 故障自检测模块:实时监测应急灯具状态,若出现电池亏电、线路故障,立即向管理平台报警,避免应急照明失效。

6. 联动扩展模块:跨系统协同的 “接口桥梁”

  • 功能:打破照明系统 “孤岛”,与地铁站其他系统联动,提升整体智能化水平。

  • 核心应用

    • 与安防系统联动:当摄像头检测到异常人流(如拥堵、滞留),自动调亮对应区域照明,辅助视频监控清晰抓拍。

    • 与列车调度系统联动:列车进站前 1 分钟,自动调亮站台边缘照明;列车出站后,降低非核心区域亮度,减少能耗。

    • 与环境控制系统联动:结合温湿度传感器数据,若夏季高温、通风系统满负荷运行,适当调暗非关键区域照明,间接辅助节能。


关于这篇文章地铁站智能照明系统用到哪些智能照明模块?小编就和大家分享到这了,如果想要了解更多相关的知识,欢迎继续访问本站更相关资讯。
如果喜欢此文章,请复制http://shbdai.com/industry/1336.html发送给你的朋友。
文章关键词:百度地图sitemap RSS.xml 智能照明系统 智能照明模块 可控硅调光 隧道调光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