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耗浪费严重:航站楼 24 小时运营,传统灯具多为恒功率运行,高峰与低谷时段照明强度一致,据行业数据,无效照明占比可达 30%-40%;VIP 接待室常因人工开关不及时,出现空置时段 “长明灯” 现象。
体验与场景脱节:航站楼值机区、安检区、候机区对光照需求不同(如安检区需高显色性保障识别效率,候机区需柔和光线缓解疲劳),传统固定照明无法适配场景变化;VIP 接待室缺乏个性化光效调节,难以匹配商务洽谈、休息等不同需求。
运维成本高企:航站楼照明点位超数千个,传统人工巡检需耗费大量人力,故障排查周期长(平均耗时 4-6 小时);灯具更换频繁,且无法提前预警寿命,易引发临时照明中断,影响旅客通行安全。
分区管理:将航站楼划分为值机、安检、候机、行李提取等子区域,VIP 接待室独立设为控制单元,支持远程分区开关、亮度调节;
场景预设:内置 10 + 标准场景(如航站楼早高峰强光模式、夜间节能模式;VIP 接待室商务会谈暖光模式、休息冷光模式),支持一键切换;
数据监测:实时采集灯具能耗、运行状态数据,生成能耗报表与故障预警(如灯具寿命低于 1000 小时时自动提醒)。
航站楼:采用可调光 LED 面板灯(显色指数 Ra≥90),安检区搭配防爆 LED 射灯,行李提取区用感应式 LED 灯带;
VIP 接待室:配置无主灯设计,含磁吸轨道灯、智能壁灯、氛围灯带,支持色温(2700K-6500K)与亮度无级调节。
航站楼:在通道、拐角处安装人体感应传感器(探测距离 5-8 米),结合光照传感器(实时监测自然光强度),实现 “人来灯亮、人走灯灭”“光强不足自动补光”;
VIP 接待室:配备红外遥控传感器、场景控制面板,旅客可通过触屏或语音(兼容机场智能语音系统)自定义光效,同时设置人体存在传感器,无人时自动切换节能模式。
节能降本:通过按需照明与智能调控,航站楼照明能耗可降低 40%-50%,VIP 接待室能耗降低 35% 以上,以年客流量 1000 万人次的机场为例,年均可节省电费超 80 万元;
提升体验:航站楼照明适配不同区域功能需求,减少旅客视觉疲劳;VIP 接待室个性化光效满足高端商务场景,增强旅客满意度(据测试,旅客体验评分可提升 25%);
简化运维:系统支持远程巡检与故障定位,运维人力成本降低 60%,故障排查时间缩短至 30 分钟内,同时延长灯具寿命(LED 灯具寿命可达 5 万小时,较传统灯具提升 2 倍);
安全合规:应急照明与消防联动功能,符合《民用机场航站楼设计规范》(MH/T 5028-2020)要求,保障极端情况下的人员疏散安全。
改造内容:覆盖 12 万平方米航站楼区域,安装智能灯具 8000 余套,部署传感器 1200 个,接入机场总控平台;
落地效果:照明能耗同比下降 42%,运维成本减少 58%,旅客对 “照明舒适度” 的满意度从 68% 提升至 91%,未发生因照明故障导致的运营中断事件。
改造内容:采用无主灯智能系统,支持手机 APP、语音、面板三重控制,预设 “会谈”“休憩”“接待” 3 种场景;
落地效果:实现无人时能耗降低 60%,接待对象对光效个性化的好评率达 95%,适配多场重要商务洽谈活动需求。
多系统联动:与机场安防系统(如摄像头)、暖通系统联动,例如根据摄像头监测的人流密度调节照明强度,结合空调温度优化能耗;
AI 智能优化:引入 AI 算法,基于历史人流数据、航班起降时间,自动预测照明需求(如航班延误时延长候机区照明时间),进一步降低人工干预;
绿色能源融合:结合航站楼屋顶光伏系统,优先使用清洁能源供电,实现 “智能照明 + 绿色能源” 的双重低碳模式,助力机场达成 “双碳” 目标。
关于这篇文章机场航站楼与 VIP 接待室智能照明系统解决方案小编就和大家分享到这了,如果想要了解更多相关的知识,欢迎继续访问本站更相关资讯。
如果喜欢此文章,请复制http://shbdai.com/industry/1344.html发送给你的朋友。
文章关键词:百度地图sitemap
RSS.xml
智能照明系统
智能照明模块
可控硅调光
隧道调光系统